合肥在线
从校园草坪到全国舞台,从青春合唱到心底吟唱。三位曾在这里求学、成长、启程的校友,用音乐回望来路——他们是“安子与九妹”乐队。在合肥工业大学建校八十周年之际,他们共同创作并赠予母校一首原创歌曲《下一个山海》。这首歌,不仅是献礼,更是一场迟来的告白:献给母校,也献给那段不愿散场的青春。
从校友群里的一句话开始
“我们仨几乎同时说——要写一首歌送给母校。”吉他手沐宇回忆,去年冬天,母校八十周年校庆的消息刚在校友群里传开。
(相关资料图)
“我们当时都挺忙的,一个在筹备演出,一个在写新专辑,但没有谁犹豫。”
安子补了一句:“有时候你就是会被一种情感召唤,那是一种‘该回去看看’的感觉。”
三位成员——主唱兼吉他手安子、鼓手九妹、吉他手沐宇,十多年前都在合肥工业大学读研。
他们的专业,一个学建筑艺术、一个学电气工程、一个学材料工程,与音乐毫无关系。
但在翡翠湖边的某个夜晚,他们拿起吉他,在寝室楼下第一次合唱。从那时起,音乐就成了他们共同的语言。
那种从理工科课堂里“挤”出音乐的日子,后来成了他们反复提起的青春片段。
“母校给我们最多的不是技巧,而是信念。”沐宇说,“我们想用音乐,表达这份回望。”
“母校是我们最早的舞台。”九妹说,“当时学校办草坪音乐节,让我们这群热爱音乐的学生第一次在舞台上唱自己的歌。那种自由和鼓励,让我们记到现在。”
于是,《下一个山海》几乎是一种本能的决定。
“我们不太会写官方祝词,但我们最会写歌。”沐宇说,“那就让音乐替我们说话。”
从校训到旋律:风吹桂花,也吹出歌词
“厚德筑起岁月的港湾,笃学点亮梦想的彼岸。”歌词的第一句,他们定得很快。
“我们希望它既有学校的气质,又能被学生唱出来。”安子说,“合肥工业大学的校训‘厚德、笃学、崇实、尚新’,这八个字我们都想融进歌里。”
他们在工作室写词、编曲,常常写到凌晨。屋外是安静的合肥夜,街灯在窗台上投下浅浅的光。
“有时候改一个词,就能花一晚。”沐宇笑着说,“我们不是为了押韵,而是想让每一句都能让听的人共情。”
创作期间,他们回了一次校园。那天是阴天,桂花香被风吹得很远。
“我们走到翡翠湖边,看到几个学生在放纸飞机。”九妹说,“那一幕特别打动人。后来歌词里‘当纸飞机掠过翡翠湖面,我仍是那个少年’,就是那天写下的。”
他们说,这首歌写得慢,却写得真。
“每一句都有画面感,礼堂的灯、书页的声音、湖边的风——我们都看见过,也唱进去过。”安子说。
献给母校,也献给那个还在做梦的自己
当《下一个山海》在校庆音乐会上首次亮相时,三人并没有想到会引发那么多共鸣。
“那天我们唱的时候没想太多,只觉得这是属于我们的方式。”沐宇说。
演出后,他们把歌曲版权赠予母校。
“这首歌是我们从合肥工业大学出发,又回到这里的一个闭环。”九妹说,“音乐成了我们和母校之间最自然的连接。”
歌曲发布后,在各个平台的留言区里,陆续出现许多校友的声音:“听到歌就想起宿舍的夜谈”“谢谢你们唱出了我们的青春”“毕业五年,再听还是会红眼眶”。
“有一次我们在外地演出,唱到‘我仍是那个少年’,有观众举着手机喊‘合肥!’”安子笑了笑,“那一刻特别暖,像是城市在回应我们。”
他们也常常在排练间隙聊起那段校园时光——
“其实我们现在做音乐的方式,跟那时候没太大区别。”沐宇说,“我们还在写歌、排练、讨论,每一次创作都像在重新认识自己。”
他停顿了一下,又轻声说:“这首歌写给母校,也写给那个还在努力做梦的自己。”
热爱这座城市,也热爱继续创作
对“安子与九妹”来说,合肥不仅是母校所在地,更是一座让他们“写得出歌”的城市。
他们的《晚安合肥》《小巷》《所有的遇见》都诞生于此,歌词里有老街的灯光,也有生活的质感。
“在外地演出时,很多人问我们来自哪里,我都会说——来自合肥。”沐宇笑着说。
“合肥的节奏刚刚好,不快不慢,适合创作。这里的人真实、有温度,像我们当年的校园。”
“合肥有一种特别的节奏。”安子说,“白天很快,晚上很慢,适合人安静地创作。”
他们记得那些在酒吧驻唱的夜晚:“凌晨收完琴,街上没人了,风特别干净。那种孤独的美感,后来都写进了歌里。”沐宇说。
“城市和学校一样,给我们安全感。”九妹补充,“合肥包容、有温度,它不会催你往前跑,但也一直在给你力量。”
在合肥,这种“从校园到城市”的延续并不罕见。
《下一个山海》正是那种延续的象征——它把年轻时的热爱,化成对城市和母校的回望,也提醒着每一个人:无论走多远,总有一段旋律能让你回到最初的地方。
如今,他们的全网播放量已超过500亿次,但在他们眼里,最重要的不是数字,而是初心。
“我们三个都有稳定的生活,也有家庭,但我们仍然坚持做原创音乐。”安子说,“音乐是我们表达世界的方式,也是一种信仰。”
“音乐有时候比语言更真诚。”沐宇说,“《下一个山海》就是我们三个人写给母校、也写给自己的信。那句‘愿我依然赤诚,奔赴下一个山海’,不仅是歌词,也是我们此刻的心情。”
合肥在线-合新闻记者 王书浒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